best365体育下载|(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科学百科

best365体育下载欢迎您!

首页 > 环境影响评价
电磁辐射知多少?
作者: 时间:2012-04-24

电磁辐射受民众关注


  中国联通公司近日打算在广东省深圳市下梅林文体公园建立一座移动通信基站,遭到附近居民强烈反响。反对的原因是普通民众对于电磁辐射的担忧。另据四川省环保厅不久前公布的2011年全省环保系统受理投诉情况,电磁辐射污染投诉占较大比例,成为群众投诉热点。


  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会产生哪些危害?面对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应如何防护?本期应知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知识堂

电磁污染源有哪些?


  电磁污染源是指产生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电磁辐射的环境和条件。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污染源,可分天然和人为两大类。天然的电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在广大地区从几千赫到几百兆赫以上的极宽频率范围内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污染对短波通信的干扰尤为严重。


  人为的电磁污染是由电子仪器和电气设备产生的,主要有脉冲放电、工频交变电磁场和射频电磁辐射。


  脉冲放电:切断大电流时产生的火花放电。由于电流强度的瞬时变化很大,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它在本质上与雷电相同,只是影响区域较小。


  工频交变电磁场:大功率电机、变压器以及输电线等附近的电磁场。它不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只在近场区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射频电磁辐射:无线电广播、电视、射频加热(焊接、淬火、焙烧)设备和介质干燥(塑料热合、木材纸张干燥)设备等产生的辐射。射频电磁辐射频率范围宽(0.1MHz~3000MHz),影响区域大,对近场区工作人员有危害,是电磁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

我国有哪些相关的规定与办法?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是我国为加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以有效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境保护行政规章。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7年3月25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本办法规定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应当执行环境保护申报登记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和竣工验收。


  关于电磁辐射活动的环境管理,本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从事电磁辐射的活动时,都应当遵守并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做好电磁辐射活动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


  关于电磁辐射污染事件的处理,本办法规定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电磁辐射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及时通报可能受到电磁辐射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是我国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设置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但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本规定中电磁辐射防护限制的范围为100KHz~300GHz。


  由卫生部颁发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定义了微波频段电磁波卫生标准。一级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要求电磁辐射强度小于10μW/cm2。二级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容许电磁辐射强度小于40μW/cm2。


  名词解释

什么是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


  电磁辐射的定义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场中电场与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互相垂直,并在与场强相垂直的方向上,以一定速度在空间里传播的过程。
  任何一个带有电荷的物体均能在其周围产生电场;而任何一个载流导体又能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当带电系统的电荷或电流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时,则这一系统产生的电磁场也作周期性变化,不断地向空间传播。电磁辐射在空间传播时,若无损耗则可以无限远地传播开来。但因空气及空间物体的吸收作用和反射作用等影响,则只能传播到有限范围之内。


  电磁污染的定义


  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或仪器设备所能容许的限度时就构成电磁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有哪些危害?


  危害


  电磁辐射能量超过一定限度,引起有机体异常变化和某些物质与功能的改变,并趋于恶化的现象,称为电磁辐射危害。电磁辐射危害主要包括: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以热效应与非热效应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导致身体发生机能障碍和功能紊乱;工业干扰,尤其是信号干扰,严重时甚至引发破坏;引燃引爆,特别是高场强作用下引起火花而导致可燃性油类、气体和武器弹药的燃烧与爆炸事故。
  电磁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电磁辐射频率的高低,二是电磁辐射功率的大小。只有当这两个因素超过一定的允许值而造成辐射污染时,才有可能给人体带来危害。


  造成危害的影响因素


  (1)与电磁辐射源的性质(电磁场强度、电磁场的频率、震荡性质)有关。


  电磁场强度:场强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与影响越严重。


  电磁场的频率:电磁场的频率越高,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越突出。


  震荡性质:脉冲波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比连续波要严重。


  (2)与工作时间有关


  受暴露的时间越长(指累积作业时间),对人体的影响程度越严重。连续作业比间断作业所受的不良影响严重。


  (3)与受体人群有关


  年龄与性别:儿童和妇女对电磁辐射所表现出的敏感性相比其他人群要大。身体体质不同,所表现的电磁敏感性也不同。有慢性病的人呈现出较强的电磁敏感性。

电磁辐射应如何防护?


  电磁污染的防护


  电磁屏蔽是电磁污染防护常用的有效技术。屏蔽分两类,一是将污染源屏蔽起来,叫做主动场屏蔽。另一种为被动场屏蔽,是将空间范围、设备或人员屏蔽起来,使其不受电磁辐射的干扰。


  除了从技术上来防治电磁辐射外,还可采取行政措施,实行分区,使污染源远离人们的工作区和生活区;在近场区采用电磁辐射吸收材料或装置;实行遥控和遥测,提高自动化程度,以减少工作人员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的机会。

 

  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预防


  1)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2)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小时离开1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减轻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的影响。


  3)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这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4)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的距离,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最好使用分离式耳机或话筒接听手机。


  5)少用或不用无线收发设备及射频遥控设备。


  6)室内保持良好的环境,如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因为水是吸收电磁波的较好介质,冬季可用加湿器加湿空气至相对湿度45%~60%,温度保持在20℃左右。


  7)多食用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增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Baidu
sogou